【课程思政 以案说教】“立己达人”——《中国文化经典导读(英语)》课程思政案例(1)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经典导读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
授课对象:二年级英语类专业本科生
课程负责人:邓小红
课程组成员:李莉、廖衡
1
案例主题
“立己达人”
2
结合章节
第四讲 孔子与《论语》(Confucius and The Analects)
3
案例意义
通过探讨“立已达人”在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使学生了解华中农业大学校训所传承的精神以及国家目前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所体现的文化渊源,以便更好地践行“立己达人”的思想,同时使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
4
案例描述
通过讲解、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儒家思想“仁”的核心,即“爱人”以及实践“仁”的准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过素材收集与整理、电影赏析、看图说话、小组讨论、反思与拓展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立已达人”这一准则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并从优秀校友的身上学习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立己达人”。
(1)对孔子思想“仁”的学习:通过欣赏电影《孔子》的片段和阅读拓展材料,了解孔子其人、生活年代及其主要思想,以及他对中国人和东方文化的影响。通过启发学生提问及讨论,让学生了解儒家美德如“仁义礼智信”,并重点理解“仁”的内涵与意蕴。在《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就是爱人,而且是一种推己及人的爱。首先是爱父母家人,即《论语·学而》中所说的“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后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原则,把对家人之爱推己及人,从爱家人到爱大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正、反两方面表达了儒家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被称为儒家的黄金准则,要求人们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与理解别人的思想感受,如何对待自己就如何对待别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人,从而达到“博施济众”“立已达人”的目的。
(2)“立己达人”与华农前辈:课后布置学生阅读华中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网页中有关老一辈教授们的事迹,如杨新美教授“踏遍青山为菇农”的故事,并翻译“立己达人”的内涵。课上首先让学生结合华中农业大学校训,表述自己对“立己达人”的理解和翻译;学生分成4~5人一组,用英语讲述教授们的事迹。这些教授们都毕业于名校,但他们心系贫困的农民,将自己的知识无私传授给农民,帮助他们致富。在故事讲述和讨论分析中,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同时理解“立己达人”的华农精神是如何在老一辈教授们的生命中得到鲜活体现的。
(3)“立己达人”与华农学子:设计看图说话活动。选择两幅照片(图1,图2),一幅是大学生支教服务,一副是ET公益讲堂,让学生课外搜索跟图片相关的故事,课堂内通过小组活动讲述图片背后的故事。大学生支教服务是已经圆了大学梦的华农学子到教育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帮助那里的孩子们实现他们的学习梦;ET公益讲堂则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们开设的英语学习公益讲堂。通过讲述身边同学的故事,让学生们了解到一代又一代的华农学子是如何践行华中农业大学校训精神的。
(4)“立己达人”与当代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表演说,不止一次引用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在《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和《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新华网)中直接引用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重要讲话中也表达了“立己达人”的思想。通过引导学生用英、汉双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表达的国际政治思想,讨论“一带一路”的内涵和基本原则,并通过听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重要讲话的相关段落,培育学生理解并用英文讲述中国外交策略和外交故事的能力,使他们深刻了解“立己达人”是中国作为东方大国的担当。
5
案例反思
(1)案例实施的优点:从理论知识到身边的故事再到国家政策,学生对“立己达人”的思想理解层层递进。而且通过“一带一路”和“进博会”以及相关新闻和词汇的导入,学生的兴趣更浓,课堂更加活跃,并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
(2)案例实施的不足: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比较欠缺,对于如何用英语表达一些正在发生的事情还有困难,对于“立己达人”如何体现在我国的国策上,还是主要由教师引导进行学习。
6
育人效果与反馈
在学习之前,学生对于华中农业大学校训之渊源、内涵及社会意义认识不足,谈起校训的时候有人甚至说“不就是刻在石头上的一句话吗”。但是通过我们的学习和讨论,学生意识到原来本校的校训源起先贤古训,是我们一代又一代师生的传承,不仅仅刻在学校的校门上,也刻在了每个华农人的心里,体现在一代又一代华农人的行为上。通过课堂语言和相关内容的学习,大家在课后作业中都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对“立己达人”的理解。
撰稿人 | 邓小红 李莉
当班编辑 | 王冰菲
责任编辑 | 孙倩茹 木夕夕